炎炎夏日,情系乡村。为响应省委组织部“筑梦乡村”号召,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,搭建校地青年人才交流成长的坚实平台,7月12日上午,一场以“山海对话,筑梦乡村”为主题的选调生助力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在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镇生动展开。
自2023年来,寿张集镇选调生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,通过选调生校友背景优势,积极对话sm调教 开展联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,目前已于2024年夏在济宁市梁山县建立县、镇、村三级sm调教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,镇、村级地点在寿张集镇郭楼村。截至目前已连续两年开展“三下乡”实践队伍到镇、入企、进村,全方位、多角度开展高校赋能走访调研和实践活动。为进一步推动校地平台发展,寿张集镇郭楼村2023级驻村选调生、sm调教 2023届渔业发展专业毕业生孙翔宇,2024级驻村选调生田昭华携手sm调教 “三下乡”蒲公英支教队,以行动传递关怀,以对话启迪未来,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。
山海情牵,枝叶关情暖人心。活动伊始,驻村选调生们带着组织的关怀与嘱托,为蒲公英支教队队员们送上慰问物资。这份“清凉”的问候,不仅是对队员们不畏酷暑、倾情奉献的敬意,更是组织温暖的切实传递。选调生们与队员们围坐畅谈,分享自身从校园走向基层的心路历程,针对队员未来职业规划与升学深造等问题提供建议与指导,为这些即将扬帆起航的“蒲公英种子”点亮了前行的灯塔。
共话桑麻,智慧激荡谋发展。在寿张集镇通过青年座谈会,开启一场思想碰撞、经验交融的座谈会。座谈会上,寿张集镇组委杨肖同志全面介绍了镇域基层治理情况、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,并向sm调教 的支教队的到来表示欢迎,sm调教 驻济宁校友会秘书长作为学长代表,深情寄语学弟学妹们心系济宁、情牵故土,常回家看看。驻村选调生则立足“田间地头”,分享了在基层沃土中服务群众的深刻体悟与成长蜕变。支教队员们也动情讲述了投身乡村教育、被孩子们纯真笑脸所打动的难忘点滴。山海间的智慧在此刻汇聚,激荡出服务乡村、建设家国的青春共鸣。
问道田野,振兴图景砺初心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活动的最后一程,选调生带领支教队员深入乡村发展一线进行实地观摩。在徐坊酒曲,讲解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揭开了传统酿酒工艺的神秘面纱,让海大学子沉浸式感受乡土产业的匠心传承与现代活力。郭楼村里,选调生化身“乡村导游”,结合自身工作见闻,讲述了村里在基础设施建设、人居环境提升、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显著成效,生动勾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乡村振兴之路。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令海大学子们惊叹不已,纷纷相约下次再见,在郭楼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,全体人员欣然合影,定格下这段山海情深的难忘时光。
山海虽远,情意相连;青春作伴,振兴可期。通过高校赋能,此次“山海对话”活动,以驻村选调生为坚实桥梁,成功搭建了高校学子深入感知乡村、反哺乡村的实践平台。它不仅传递了组织对青年人才的深切关怀,更在对话与行走间,厚植了青年一代投身广袤乡土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家国情怀。山海间的智慧与力量,正源源不断地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,共同谱写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(通讯员 孙翔宇 薛镜瑞)